English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举办“社科青年求识讲坛”第三讲:面向人工智能的采编出版工作

2025-03-05 来源:人事处(党委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举行“社科青年求识讲坛”第三讲,主题是“面向人工智能的采编出版工作”,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贺俊主持,院机关党委青年处挂职干部、杂志社120余名编辑记者参与讲座。
  主讲嘉宾为AIGCLINK发起人、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副秘书长占冰强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许小可。
  AIGCLINK发起人、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副秘书长占冰强
  占冰强以“AI大模型应用现状及Deepseek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介绍了AI发展的五个阶段,并结合杂志社基本业务,提出大模型在内容生产、编辑优化、读者交互、运营支持、创新场景、风险控制等场景的应用方向,并对2025年AI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许小可
  许小可对“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我国大模型发展的困境和Deepseek的意义”“智能宣传的作用和媒介形态的演化”以及“人机协同创新应对传播变化”等四个方面深度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智能宣传将对网络认知安全格局形成冲击,迫切需要开发可靠的方法来衡量大型语言模型的偏差。
  我社副总编辑贺俊向两位主讲嘉宾颁发证书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我社编辑记者热情高涨,与主讲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围绕如何恰当高效使用人工智能助力采编工作展开深入讨论。
  2025年开年,DEEPSEEK话题热度持续走高,AI进入推理时代,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AI幻觉。当前大模型内容生成的底层逻辑是基于概率的,存在生成信息可信度参差不齐的挑战。作为采编工作人员,要正确适度使用AI,在人机协同工作时代,积极应对传媒新变化,强化自我认知,坚持独立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