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反思与突围:中国公共传播研究的学术史考释( 1994 - 2024)

2025-04-30 来源:社科网编辑中心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要:进入“人人都在/能说”的数字时代,公共传播已演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大众自主参与和展开的实践行为。参与和行动( 以言行事) 是网络空间主体相互显现的方式,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传播的本质。作为一种动力要素,公共传播深度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成为个人与社会互动联结的重要纽带。考察中国公共传播研究学术史发现,公共传播多作为概念工具使用,其之所以成为研究热点,与概念泛用不无关系,并非研究本身出现“过热化”。中国公共传播研究要摆脱西方概念或话语框架烙印,成为新的“地方性知识”,应在不断反思基础上,紧扣传播的公共性这个关键变量,以“传播的公共性何以成为一种凸显问题”作为中心线索,“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以表达中国立场为方向指引”,方可实现理论突围,建构中国自主性的公共传播知识体系。
  关键词:公共 公共性 可见性 公共传播 传播的公共性
  作者: 冯建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研究员
  原文刊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