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社简介
社领导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文学部
王兆胜

  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2-1989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文学部主任,林语堂研究学会顾

 

问,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迄今为止,已出版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

 

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文学评论》等转载。有散文随笔集《天地人心》,散文

 

作品入选中学课本、高考模拟试题和各种选本。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2007年《当代作家评论》奖等。

 

研究领域:林语堂、20世纪中国散文、《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作家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林语堂的文化情怀》(独著),22.7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文库”)

 

2、《一生伴书走天涯――胡适的读书生活》(独著),21.5万字,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

 

3、《解读<雷雨>》(独著),10万字,京华出版社2001年。

 

4、《逍遥的境界》(独著),9万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闲话林语堂》(独著),30万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

 

6、《生活的艺术家――林语堂》(独著),12万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7、《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独著),25.5万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林语堂的文化选择》(独著),15万字,台湾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

 

9、《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独著),18万字,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10、《文学的命脉》(论文集)(独著),26.5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林语堂大传》(独著),24万字,作家出版社2006年。

 

12、《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独著),28.8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编著

 

1、《2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第四卷(合编著),大象出版社1999年。

 

2、《2001年中国散文年选》(合编),花城出版社2002年。

 

3、《2002年中国散文年选》(合编),花城出版社2003年。

 

4、《外国散文三百篇》三卷本(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人生驿站》三卷本(合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6、《解读林语堂经典》(独编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

 

7、《新时期中国散文经典》上下卷(合编),花城出版社2004年。

 

8、《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独编),花城出版社2004年。

 

9、《享受健康》(教育部大学生文化读本)(独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首版,2005年第二版。

 

10、《20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四卷本(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新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四卷本(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主要论文

 

1、《王统照的戏剧观及其创作》,0.7万字,《山东师大学报》1988、6。

 

2、《贤妻良母:一个古典的审美文化模式》,0.3万字,《文学评论》(京)1989、6。

 

3、《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0.8万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2(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0、1全文转载)

 

4、《少者形象与中国旧文化的老化:兼论<寒夜>中的小宣形象》,《山东社会科学》1990、4(0.7万)

 

5、《中国现代文学对家庭至上观念的省察》,0.7万字,《东方论坛(青岛)》1993、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1994、3全文转载)

 

6、《鲁迅、巴金、曹禺家庭文学比较论》,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1。

 

7、《伤惋与漂移——从家庭文化角度解读<伤逝>和<围城>》,1万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4。

 

8、《论林语堂的家庭文化观》,0.9万字,《东方论坛(青岛)》1995、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6、4全文转载)

 

9、《近几年林语堂研究述评》,1.2万字,《社会科学战线》1996、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6、

 

3全文转载)

 

10、《林语堂与北京文化精神》,0.2万字,《中国文化报》1996、10、9。(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6、12全文转载)

 

11、《论林语堂的生命悲剧意识》,1.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

 

代文学研究》1997、3转载)

 

12、《紧紧贴近人生本相:林语堂的人生哲学》,1.5万字,《中国文学研究》1997、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1997、9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全文载录。)

 

13、《走出近几年散文的误区》,0.5万字,《山东文学》1997、1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7、12

 

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8、1摘要)

 

14、《论林语堂的女性崇拜思想》,1.4万字,《社会科学战线》1998、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8、3全文转载,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全文收录。)

 

15、《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1万字,《东岳论丛》1998、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究》1998、4全文转载)

 

16、《斗士、学者、教授--林语堂与北大》,1万字,《名人与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林语堂宗教文化思想论》,1万字,《中国文学研究》1998、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1

 

全文转载)

 

18、《北京散文作家论》,1万字,《北京社会科学》1998、4。

 

19、《心灵的对语--林语堂的文体模式》,1.5万字,《海南师范学院》1999、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1999、1全文转载)

 

20、《反抗绝望、善处人生:林语堂的生活哲学》,1万字,《社会科学辑刊》1999、3。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