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文艺理论创新
2018年11月30日 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30日第158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1月24—25日,“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200余位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出席研讨会,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文艺理论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我国文艺理论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缺乏创新精神,理论自说自话,走不出西方的影响,是当今文艺理论界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表示,今天要实现文艺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无愧于时代,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轨道上来,必须回到新时代文艺实践的现实中来。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放鸣表示,当下文艺理论工作者需要将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纳入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创新视域,努力探索文艺理论创新彰显文化自信的路径。“第一,要发挥文艺对塑造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独特作用;第二,要发挥文艺对于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独特作用;第三,要发挥文艺对于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独特作用;第四,要探索当代文艺如何赢得大众的审美机制。”他认为,这四个维度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一项使命。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谭好哲认为,在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追求、目的性追求和学术性追求。“话语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随随便便发感想谈意见的层面,必须具有理论系统性。进而言之,话语体系的学术创新、思想创新还要落实到标识性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创造上。”他表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必须和学科的设定与规范相应,与思想相关,不能为猎奇求异而随意、任性地制造概念。

  理性看待西方文艺理论

  百余年来,“西论中化”对中国文艺理论持续发挥着作用,成为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有机成分。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楠表示,在“西论中化”延续性展开的历史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例如,如何将中国传统的经验体验性文艺理论与西方抽象概念性文艺理论相互融合,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如何避免盲目跟风追逐、食洋不化问题等等。他认为,当下中国文艺理论构建进入主题性自觉时期,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理论的建构中退居背景位置,而且被后者主体性地转化,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对西方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与接受,已成为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时代所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以巴特勒的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解读为例,认为中国本土理论工作者在引进西方理论时,绝对不能盲从,而要将其语境化,并基于中国的文化现象对这些理论进行质疑和重新构建。

  “作为一种西学话语,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面临着本体化和中国语境的考量。”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吉方看来,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理论问题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问题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复杂的思想间隔,不能简单用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来把握中国当代的美学问题。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需要一种立足中国语境的批判理论,这种批判理论不是西方批判理论的中国化,而是基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与审美经验的文化理论。

  增强文艺理论影响力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界对文学体裁和类型关注不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亚敏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面临各种挑战,文学为了顽强地显示自身的存在,在文学体裁、类型结构方式、表达方式乃至其根本属性和内涵等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蜕变乃至革命。“在当代,作家们强烈的技巧观念,使他们不再过分注意如何恪守固定的程式,而是力图寻求更好地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段和技巧。”她认为,文艺理论研究者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文学创作的创新之处。

  “从文化的角度看,无论是从社会意识形态还是消费文化意义上,‘新时代’都暗示了一个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新阶段。”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表示,从“文化”到“文化创意”,这是新时代文化演变的重要特质之一。新文创成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数字创意产业是其典型表现。他认为,文艺理论必须关注、探究新的文化形式及其功能变迁,提升面向学界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力,成为有效阐释、引导和催生新文化的重要思想引擎。要着力构建以审美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新文艺理论,呈现文艺理论持续守本出新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研讨会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