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的人生不能没有哲思的陪伴,健全的社会不能没有哲学理念的导引。马克思说,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我们坚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价值意义的追寻就不会停止,哲学之星就不会陨落,“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根本任务、重点工作。202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相关研...
2024年哲学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哲学的方式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推出彰显中国智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三大体系”,建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哲学自主知识体系。
2024年的历史学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奋力开拓,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以及史学理论等领域形成多个研究热点,取得诸多丰硕成果。 中国古代史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4年的文学研究,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建构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开放的思想格局、自觉的现实关怀和宏阔的历史视野。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一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积极回归中国实践、回应中国问题,为着力构建具有...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将为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是除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之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又一经济力量。当前,我国经济仍存在要...
回顾2024年的政治学研究状况,可以看到:构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共识不断深化,并成为贯通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总抓手,历史政治学、田野政治学继续成为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引领力量,计算政治学、政治传播学等学科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命题,围绕现代国家建...
2024年,中国法学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目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持续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和法治实践创新,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显著特色在于:首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更加深入,指导...
2024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社会学界继续彰显学术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持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学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