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国际问题热点”研讨会在京召开
聚焦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
2017年06月16日 08:5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6月16日总第395期 作者:记者闫勇 赵媛

  本报讯  (记者闫勇  赵媛)6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国际问题热点”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相关领域的十余名学者就“国际秩序转型与国际关系的未来”、“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创新”和“国际问题热点的理论思考”等主题进行发言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新烽出席会议并主持部分讨论。

  针对当前全球化及其反向运动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谈到了如何理性认识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他表示,学界对全球化的误解体现在将全球化仅仅理解为经济现象,混淆了全球化的过程;对全球化的本质研究模糊不清;忽视了全球化的过程性和阶段性;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被视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没有区分历史上的全球化和当代的全球化;全球化的价值导向和内在理论被简化了。

  蔡拓认为,全球化的失衡除了经济失衡之外,还有全球政治失衡,权利和责任失衡,主权权利错位,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关系失衡等,这导致逆全球化的兴起。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同时深化国内改革和国家治理,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起到更大作用夯实基础。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秩序面临诸多重大挑战。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建飞提出以区别于世界主义、全球主义的“人类主义”概念应对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引发的国际秩序转型失范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探讨了完善权力分类及相应的权力转移的理论创新路径。他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国际关系理论有效把握新的世界形势,同时还在实践层面有助于中国理解外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国际秩序。

  在理论创新与国际关系学的未来发展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琪表示:“在国际关系学界,扎实研究不足,真正的学理性研究不是特别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一部副主任舒建军认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文化分析范式有待加强,从当下出发对区域、国别与国际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发掘广泛的民众层面的对当代世界进行文化解读的意义。

  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路径上,中国人民大学宋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尹继武、对外经贸大学李志永、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张平等学者分别从地区经济一体化建构中的“早熟”现象、心理学前沿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协商治理、国际关系中的身份与话语等具体方面做了探讨。在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的理论解读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赵青海、清华大学漆海霞、中国人民大学李巍、北京大学节大磊等学者分别就岛屿争端、大数据应用、历史与现实中的国际秩序衰落说、美国大战略等做了探讨。

  当前,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学界更多地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理论命题上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