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并见证中国当代学术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是怎样炼成的?
2015年11月24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4日第85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5周年。

  35年前,顺应党和国家实现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时代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的学术百花园里,伴随《中国社会科学》的响亮啼声,当代中国学术拨正了前进的航向。

  35年时光荏苒,《中国社会科学》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相伴相生、与新时期中国学术道路并进同行,引领并见证了当代中国学术的发展,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中国社会科学》这个被公认代表国家学术形象的‘金字招牌’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学者们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对更好把握中国学术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

  1980年1月10日,经过一年的试刊,《中国社会科学》第一期正式出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亲自确定的《中国社会科学》办刊方向和编辑方针中,首要就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学术的灵魂与旗帜。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学术也随之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必然选择。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大旗,是《中国社会科学》坚定不移的办刊方向。

  如今已年至耄耋的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告诉记者,他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作者。他在《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中阐述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能是单纯以注经释义为最高意旨的哲学家,而应该是以自己的哲学参与改变世界的实际活动并从中提炼哲学思想的哲学家”,2006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后即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以问题为导向,成为一个很普遍的提法”。

  立足现实,把问题中的哲学变为哲学中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对中国当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赋予浓重的理论色彩,是始终贯穿《中国社会科学》35年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例如,1995年刊发的胡绳《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文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巨大发展;2009年刊发的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一文认为,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不能用汉儒和清代朴学家注经的办法,以某个论断与某个文本是否符合为标准,而只能以实践的结果与实践方案的预期目的是否符合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的背景下,更需要认清中国学术要走什么路、举什么旗。2010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三届编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搞科学研究,特别是搞社会科学研究,要挺起脊梁,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结合今天中国的实际,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姜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王伟光《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一步一个脚印,《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大量文章推动学界在持续的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强大生命力。著名哲学家俞吾金曾在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就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来说,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每一个重要的推进都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努力息息相关。”

  奏响时代的学术最强音

  ——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

  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所言,文须有益于天下,文须有益于将来。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绝不是“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而是对时代问题的理性回应。35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3800余篇学术论文涵盖文史哲政经法各个学科,自觉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在农村吹响。突破僵化体制,如何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围绕“三农”问题这一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大量文章。1982年第6期、1983年第2期连续刊发了林子力《论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等长文,深入分析了农业变革的过程和趋势,认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的变革,引起了农村经济内在生机的焕发,导致生产方式和结构的更新,中国农业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将由此开拓宽阔的道路。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和确立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引领者和推动者。它通过刊发孙冶方、薛暮桥、董辅礽、苏星、刘国光、卫兴华等一大批经济学名家的文章,带动经济学界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出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提出以市场调节为辅到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

  辟除榛莽、开风气之先声,回首这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学术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刊发的薛暮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至今仍留存在许多学者记忆中。这篇在怀疑甚至否定改革的思想有所抬头时刊发的文章,把有关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经济学界经过热烈辩论,得出我国应该实现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的重要结论和深刻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中国社会科学》把握时代精神脉动,引领学界又将目光投向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这种勇于融入改革发展时代潮流的学术情怀与价值追求,让《中国社会科学》不断焕发新活力。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改为月刊,实现了创刊以来的一次新飞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澳门大学访问教授李凭自《中国社会科学》创刊起就一直关注着它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总结了以往优秀的学术成就,代表着当前学术研究的主流,指出了今后学术发展的远景”。

  努力打造中国学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民族复兴的能力和信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巨人,也是能够产生思想巨人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一语中的,“中国学术必须说中国话,否则就没有前途和出路。”

  如果只能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加以解说,只能从西方的理论视角观察问题,就会遮蔽真正的中国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塑造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大国学术形象,不仅具备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也是我们所处的大转型时代的理性召唤。《中国社会科学》敏锐认识到这一时代新要求,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推动学界做有思想的学问,打破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实践、立足时代的需要,独立思考、有所作为,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一文,提出“上升大国的和平社会化”问题应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建设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辩论席卷整个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生态分布结构。

  2009—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连续两届聚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引发学界对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反思、对中国道路与学术发展的持续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发表一组专题文章,吴晓明、邴正、瞿林东、郑杭生、曾令良从哲学、史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角度将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讨论引向深入。学者们讨论认为,深入中国的社会现实,获得学术上的自我主张,正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根本任务。

  “当《中国社会科学》创刊60年时,中国政治学界不仅可以充分表述自己,还能成为概念、方法、理论和思想的生产者和出口者。”这不仅是著名政治学者王绍光对中国政治学界的希望,也代表了学界对中国学术发展前景的期盼。

  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

  ——在国际舞台发出响亮中国声音

  立足世界文明交往的高度,从学术层面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学术界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学术期刊,作为刊发学术论文、推出研究成果、塑造学术形象的载体和平台,无疑站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线。

  《中国社会科学》自创刊之日起,就自觉将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作为了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1980年创刊的《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直接承载中国学术打进国际学术圈,成为让国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不可多得的信息之窗,也成为国内学者与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桥。《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在国际学术市场表现良好,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世界各地拥有相当数量的个人订户和机构订户,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2015年间刊发的文章被《政策分析与管理杂志》(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农民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等众多国际知名期刊引用,表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不断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平等、有尊严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近10年来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创办“中美学术高层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的该论坛相继聚焦“传统”、“启蒙”、“现代化”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议题。中美一流学者畅所欲言,面对面相互交流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在第三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上,中国学者自信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现代化所走过的历程,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中国学者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等理论,使维思里安大学政治系教授彼得·拉特兰感到,在界定现代化问题上,中国学者担当起了主要角色。

  ——创办“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同属第三世界的中拉有着相似的历史和发展经历,双方学术合作潜力巨大。中拉学者围绕“中拉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城镇化”、“国家形象”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和讨论,为中拉人文交流的深入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办“中德学术高层论坛”。“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国家、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法治与社会变迁”三届论坛主题吸引中德学者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树立了两国学界深入交流的新的里程碑。

  ——“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首开华文学术期刊全球联合之先河。论坛相继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举行,在团结世界华文学术名刊、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

  世界越来越需要获得中国的参与,越来越需要倾听中国的声音,越来越需要汲取中国的智慧,中国学术“走出去”正当其时。呼应时代的召唤,《中国社会科学》正在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多扎扎实实的工作不断拓展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空间。

  以管理强刊为抓手

  ——锻造一流学术标杆

  在2015年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一期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通讯》引起了编委们的格外注意。在编辑工作通讯上,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发稿工作各环节的情况。“你们的管理工作做得真细!真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裴长洪赞叹道,《中国社会科学》之所以办得好,很大程度上源于好的管理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在编辑出版制度建设上始终不遗余力。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中国社会科学》的编审流程、编校标准、各学科发稿数量、交稿时间等提出极为具体、细致的要求,实行《中国社会科学》发稿会要约……“流程大于天,神圣不可侵犯”,这11字箴言时刻高悬于每一位《中国社会科学》编校人员心中。《中国社会科学》坚持在用稿上对所有作者一视同仁,不为作者的地位、名气所左右,杜绝关系稿、人情稿,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术,敬畏学术。

  谈起向《中国社会科学》投稿的经历,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告诉记者,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编审过程之严格细致。“不但要经历审稿人在学术上的反复较真,而且还要通过资深编辑的锤炼,更要面临定稿会最后核定的大关。在水平、能力、心理上都是巨大的考验,对作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提升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理念同样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不少到访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国外同行称赞“《中国社会科学》严格的编审流程令人敬佩”。

  堪称严苛的编审流程,锻造了一流的学术标杆。35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社会科学》人用青春、激情与汗水呵护着这份中国独一无二的学术刊物的成长,一路收获荣誉无数。在近年来的各种期刊排名中,《中国社会科学》持续名列第一,影响因子远远高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荣获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3年、2015年,均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百强报刊”称号……

  除了这长长的荣誉清单,学界代代相传的口碑更是《中国社会科学》荣耀的见证。“《中国社会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思想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它呈现的不是学术的工艺品,而是学术的思想品。”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如是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的最高品牌,是反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说。

  “无论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上,还是在学术视野的广度上,《中国社会科学》的质量都丝毫不亚于西方的顶级学术杂志。”李凭表示。

  多重举措引领中国学术发展

  ——不断迈向新辉煌

  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与学术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有关,也与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息息相关。35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通过多重举措始终引领着中国学术前进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同仁,成为当代中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福贵感慨地回忆,当他还是一名普通大学讲师时,《中国社会科学》就采用了他的文章。“这么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培养了我和我们几代学人。大家把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作为荣誉,更作为学术境界和学术水平的一种标志。”

  《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开门办刊,通过创办“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历史学前沿论坛”、“马克思哲学论坛”等系列品牌学术论坛,发现优秀作者、培养优秀选题、培育优秀稿件,引领学术发展、推动文明进步。在沈壮海看来,《中国社会科学》的这些努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通常以展现研究成果为主旨的办刊活动,已经深入到了学术活动的内在进程。倡导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旗帜鲜明而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学界的学术思维、学术范式,影响着中国学术的现实进路。

  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在《中国社会科学》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殷切期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向着报刊网一体化的现代传媒集团努力,努力办成党和人民放心的理论学术重要传播阵地。”

  从《中国社会科学》到一报八刊一网,再到构建现代学术传媒集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当代中国学术携手阔步行来的《中国社会科学》必将在世界学术的版图中书写中国学派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